~上下爬坡的跋涉, 只為這座橋~東興橋 (百年糯米橋)~






上個月老公還提醒我, 你不是想去走打鐵寮古道

我說等天氣好再說吧, 日復一日的必須與瑣碎也淡忘了

一直有想爬的山在心裡, 游移不定

週六兒子還問我, 明天去那裡爬山, 去風櫃嘴石梯嶺啊

週日上午, 心裡有種感應, 是那座橋的呼喚吧, 往大溪吧, 就這樣

六月中來慈湖探探登山口, 身體微恙沒有成行

今天是個好天氣, 終於要進入大溪山區, 感受體會~~






打鐵寮古道原名(更興古道), 昔日這條古道入口附近
有打鐵鋪供給入山開採樟腦的腦丁所需的鐵器
當年的(打鐵寮)既是打造用器之寮, 也是打造兵器之所
打鐵寮古道位於大溪三層附近

是昔日大溪與復興巴陵之間往來的聯絡道路
古道沿途建造三座橋樑橋樑, 分別為太平橋/濟安橋/東興橋


打鐵寮古道與大溪其他古道一樣, 都是早年環繞著大溪老鎮的交通動脈
而濃綠的林蔭古道就沿著溪畔而行, 溪聲潺潺, 風景秀麗
整段路依然保留著原始林完整的風貌
(資料來自網路)



從新莊往鶯歌方向, 走大鶯路到大溪
在大溪遇到塞車的大車陣, 往石門水庫的, 慈湖的, 全塞在此
花了一個半小時, 才到逹慈湖停車場
一下車就往蔣公雕塑公園旁的土地公廟旁的登山口進入~~



一開始就不斷往上爬, 直上的陡坡~~






沒多久就到逹草嶺山, 347M, 三等三角點
山不高, 有點挑戰性喔, 這只是暖身而已~~



不知為何要架置三角鐵架~~



在山頂平台, 看到一大區域的茶樹, 這是的花~~ 

(最近在興福寮古道/大屯西稜線/打鐵寮古道, 都發現茶花
一直以為是油茶花或苦茶花, 怕搞錯麻煩cleyera老師幫我確認)

老師說, 這些都是"茶"Camellia sinensis
過去曾經是茶園, 荒廢之後殘餘的植株
是種來摘葉片, 製成"茶"--泡來飲用的
這種茶, 放任它開花結果, 也可以採果榨油, 但不是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怎麼上坡, 就該如何下坡的~~



鞍部的指標牌, 也看到體能訓練路線
草嶺山, 用來當作體能訓練, 那我們家爬的山, 都在體能訓練吔~~



鞍部往右, 是三層地區往打鐵寮古道的主路線
很顯然從三層地區走上來會輕鬆很多的
草嶺山, 不高但直上陡坡, 還是有點硬斗~~



過鞍部, 又是一段往上陡坡~~
(還好啦, 沒有大屯西稜線來得陡)



這一段, 不時看到賓館地界石碑~~



經過一崗哨站, 很大一間, 沿左邊的木棧道繼續往前走~~



這條古道沿途都標示的很清楚, 應該是條熱門的古道~~



樹根, 石階, 多美啊~~

在此遇見大哥大姐, 問他們從白石山下來嗎
不, 從更裡面的十三份山下山的~~



這段爬坡而上, 進入了後慈湖的山邊, 靠湖這邊都有鐵絲網欄杆~~




哇~~看到後慈湖了
但也只有一小段能瞥見一點點湖光山色, 很神秘的~~





古道近後慈湖路段需通過彎蜒小徑,
有如蛟龍蟠踞整個山頭的線條,

亦如巨龍栩栩如生低飛繞過山林,宛如<龍過脈>雄偉盎然。
慈湖又有<近龍湖>之稱,漫步古道上可感受........(摘錄網路)








下坡就進入溪谷區, 看到軍事重地
小駒說, 我們偷偷走進去, 騙他會被捉去關的喔~~




安靜的溪谷, 溪水慢慢流入後慈湖
溪谷裡有石礫河床, 小溪流蜿蜓的流著
這一段溪水旁的步道平坦, 光陽也充足

在此遇見一大哥大姐, 詢問她東興橋還要多久, 快了
大姐很貼心的叮嚀, 在前方有叉路, 要右轉過橋才是~~







就要準備右轉過橋時, 一群山友(5男1女), 從白石山下山
問他們過溪後, 還要多少到東興橋, 約15分~~







我覺得過溪後的山林, 才是最精華的部份, 不同於小溪左側
潮溼, 蓊鬱, 高大, 人走在其中顯得渺小
好驚豔這裡的山林, 不過500公尺以下, 竟是如此原始, 像中級山林~~













一陣陣的讚嘆, 驚訝, 就不知不覺走到東興橋了

橋上的長方形石階, 森林雨露的滋潤, 古樸有韻味~~




天啊, 我終於來到這裡, 仔細端詳這百年糯米橋
不過是四公尺長的古橋, 卻曾讓我朝思暮想
美麗的拱形橋身, 這感動如何形容表達啊~~


古道, 古橋, 已存在百年以上
大溪山區, 曾經多少前人旅人行走其間
這裡也曾是1897年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踏查路線之一



橋下岩床有小小的壺穴~~



我想往前走再看看, 河床的地形~~






上面的小溪小水潭景緻也優美~~




我們坐在橋那邊的橫放樹幹, 休息了20分
老公催促該上路回去了, 父子倆先走

我仍想再多看看這隱密幽靜山林裡, 一直存在的古橋
這片山林, 因這座橋而更加豐富動人


下次, 不知何時再來這裡~~



回程途中起霧了, 往上望, 那高高處山頂是白石山???



過溪回原路, 這條就是那群山友從白石山下來的~~



來時只顧著看溪流, 沒注意山邊的石頭棚土地公
好古老喔, 這是我看過第二個石頭棚土地公(上次是尾崙古圳)~~




注意到溪邊步道旁的小黃花???
總算有拍到美麗的小野花, 回家查了書, 是黃花鼠尾草~~
( 請看禪機老師的介紹--黃花鼠尾草 )


小黃花的葉子~~



下午這裡真的變天, 霧更濃了, 走到龍過脈的小徑, 看不到湖面~~







回程的山林路徑, 在淡淡的雲霧飄渺裡, 很有意境~~






去時花了1小時, 回程花了55分, 我說跟爬大屯西稜線差不多時間
小駒說, 感覺路線比大屯西稜線還長
那是因為大屯西稜線, 一路都是爬坡~~



回到慈湖登山口, 父子倆走到雕塑公園
我特意再繞到大樹下土地公廟
還有附近的三合院古厝, 正要進入拍照
一位阿嬤走出來, 問老嬤住這裡嗎, 是的
跟阿嬤閒聊, 阿嬤氣色很好, 並不瘦弱
80幾歲, 說關節不適都要用拐杖, 急著要離開沒跟阿嬤多聊

離開時想, 這位阿嬤是劉克襄老師文章裡那位茶壽之齡的阿嬤嗎








慈湖, 也籠罩在矇矓的霧裡, 不多的楓香楓紅~~






走完打鐵寮古道, 一點也不累

謝謝老公和兒子, 陪我來走古道

看到了美麗的東興橋~~










(地圖取自Tony的文章)


紫色-->12/16走的古道路線, 慈湖登山口到東興橋, 1小時整

綠色-->往白石山路線
(下次來挑戰白石山, 再下東興橋)



白石山簡介~~

位於桃園大溪鎮近郊,共有東西二峰,
東峰標高610公尺,西峰標高625公尺
二峰相距約20分鐘路徑,頂上皆有一巨大岩塊,
上有白漆書寫「白石山」三個大字,無基點,
因西峰高度較高,當以西峰為主峰。
山名源起於頂個一上岩塊在陽光照耀下呈白色,
遠觀如青山中耀眼的寶石而取名白石山。
白石山的岩稜路線每年三、四月份盛開金毛杜鵑
是時粉紅色的花朵會將山稜上粧扮的繽紛有緻。

斜岩驚而不險,攀上容易,站在上面也無危險。
眺望金面山十三分山,非常尖聳,氣勢非凡,
遙望南插天山,高聳入雲,不愧插天之名。
俯瞰大溪地區石門水庫。
遠眺三峽鳶山稜脈,360度景色,令人留戀忘返。
(取自網路)







延申閱讀~~


大溪慈湖的後花園 -- 劉克襄


大溪.打鐵寮古道---Tony


大嵙崁古今照對遊 -- 黃福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