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804台中烏日的麻薏.jpg
(麻薏)

 

9/22從中時週日版副刊看到一篇文章
關於台中的老式繁華, 讓我特別有興趣
又想到劉克襄老師在男人的菜市場一書中
描述對台中老市場的觀察

發覺賴鈺婷鍾愛第二市場的鮮活熱鬧
劉老師卻戀戀第五市場的庶民活力
第二市場有百年歷史, 第五市場也有半世紀之久

不同世代, 感受不同, 很有意思
對老台中的市場, 我一點也不了解
只記得幾次陪媽媽去建國市場買好吃魚酥鬆
僅此而已, 我想媽媽一定有印象......

賴鈺婷文中, 提到中部孩子才懂的古早味鄉愁
媽媽也說, 要喝到微苦甘美的麻薏湯是很厚工的





鄉里采風--台中的老式繁華

 ↑台中第二市場外貌。◎賴鈺婷/攝影

 ↑台中第二市場外貌。◎賴鈺婷/攝影

 ↑台中第二市場充滿在地的親切。◎賴鈺婷/攝影

 ↑台中第二市場充滿在地的親切。◎賴鈺婷/攝影

 ↑台中第二市場洋溢庶民的從容。◎賴鈺婷/攝影

 ↑台中第二市場洋溢庶民的從容。◎賴鈺婷/攝影

     

看不慣裝模作樣,又明白所謂的老,
終不免在朽壞的說帖下,廢棄淘汰或置換更新。

好在這座市場的爐灶還熱著,
動心起念時,到這兒尋一兩味代代相傳的故事。


  去第二市場。好幾個假日,早上睜開眼,想著要吃什麼、要去哪裡,腦中便竄出這念頭。

  譬如專程去吃蘿蔔糕。台中市極特殊的庶民飲食風景,蘿蔔糕、荷包蛋、糯米腸,就這三樣尋常食物的搭配加總,竟往往需排長龍。第一次目睹時相當驚詫,「有這麼好吃嗎?」「人潮從哪裡冒出來的?」

   將信將疑排隊。女老闆頭腦清楚,詢問聲飛快:「要點什麼?」我有點搞不清楚狀況,自顧自說著:「一個蘿蔔糕加蛋,一個蘿蔔糕加蛋加米 腸。」只見女老闆還不及聽完,就對著煎台前的男老闆說:「一個加蛋的兩項,一個三項。」又連珠砲地問下一位:「要點什麼?」兩塊蘿蔔糕、覆蓋荷包蛋,淋上 特製醬汁,鐵叉子橫插,她手一邊連續動作,快速遞過來,又點新單、裝盤、結帳……,思慮清楚,有條不紊,熟稔流暢宛如不假思索的反射動作。

  我暗自佩服她能幹俐落的工作神態,小心端著熱騰騰的蘿蔔糕,穿過人群,在馬路邊、騎樓下,眼巴巴找座位。

   紅方桌、鐵板凳。空位並不好找,常要捧著食物,一面挪身禮讓路過行人,一邊顧盼張望,等位子。也常碰到熱情客氣的人,主動分出桌緣一角、 挪出椅凳,讓人共桌而食。陌生同道人的溫情,克難卻自成風景。蘿蔔糕,是台式傳統作法,什麼都沒加的清粿。荷包蛋與米腸也說不出獨到的所以然,可是這湊在 一起的吃法,少見而新鮮,還有一種莫名的懷舊情調。

鮮活飲食場域

  彷彿眼前的情境,不屬於我們熟知的這個時代。

  奇妙的感覺,訝異於如此鮮活質樸的飲食場域。這盤蘿蔔糕像個引子,勾起光陰的氣味,也勾出我記憶裡市場的模樣。

  學生時期,搭著公車通往市區,補習、前往火車站的路線,必然會停靠第二市場站。等候人群上、下車的時光裡,市場口紅方桌、鐵板凳臨街吃食的畫面,隨著公車晃盪的車體,映現窗面,又匆匆掠過。

  那畫面,對於來自鄉間郊區的我來說,屬於都市的富庶,可理解的繁華。我往往會多看幾眼,自車體高度,帶著距離感凝視。在引擎啟動續行、如流奔逝的街景中,偶然瞥見自己青澀面龐,不知愁強說愁的投影。

  這市場很老了。西元1917年興建,大概是台中市現存最老的市場建築。市場以一座六角樓為中心,風格莊重古雅,六角形放射排列的通道,在中央會合,稱為六條通。在市場建築中,是少數原貌保存下來的古蹟。

  在貧富差距大、臺人日人生活條件不同的年代,這裡是有錢人的菜市場。因為鄰近日本移民村,周遭又是最熱鬧的商業區,買菜、吃飯的族群,經濟能力強,久而久之,自然形成舶來品和特級貨的集散地。

老街廓小攤商

  一輩子雖短,要見證幾番樓起樓塌並不難。大賣場、量販店興起,不少公有市場,面臨市散零落,人潮不聚,漸漸消失為欠缺整修的鐵皮殘瓦。

  就連火車站旁的第一市場,多年前火燒後,改建為百貨商場規模的「第一廣場」。那高級新穎、人聲鼎沸的市況,我還記得。但榮景快速萎凋,人煙消散,慢慢變了調。現在,已然發展為外籍勞工的西門町了。

  第二市場以近百年的身姿,直挺挺矗立於變遷的洪流中,還有這麼多尋味而至的知音,身在其中,不免令人惘惘若有所感。

  人世的滄海桑田,死生聚散,難有恆久定數。像眨眼之間的事。任誰都知道所謂市中心,已經沒落了。市鎮轉移的意象包圍著坐擁精華地段,卻遷廢破置的屋宇。商業氣息,不再迅捷流動,租售的物件有時一擱著,就成了鐵門深鎖、蛛網密佈、機車佔滿騎樓的景致。

  第二市場外的街廓,也有老房子、老商舖、老買賣,有些遷移了,有些沒什麼生意也日常守著。都是目睹盛衰的老輩經營者,不虞匱乏之餘,守著昔日老主顧的情分,看店過日子。

  相較之下,市場內的攤商像是從歲月中穿了出來,帶著歷史的深度,延續著現在與將來。我喜歡穿梭市場裡,沿著一條條放射狀的通道,走看街舖攤家。

  穿戴日用的攤商,還維持著進口雜貨、食品,日本衣鞋專賣的特色。

觀察外來客群

  買賣營生,吃的攤位是大宗。包子店、生魚片、肉燥飯、麻醬麵、豆漿紅茶……,做出口碑的店家不少。很多攤子,都有經營三代以上的故事,有著自家的格調與傳統。

  我也喜歡觀察市場的外來客群,猜測他她他她的可能背景:工作、婚嫁搬遷到外鄉的遊子,攜家帶眷向青春致敬;在地人領著外地朋友體驗市井美食;年輕人按圖索驥,拿著網友的好評推薦,尋寶般懷舊嚐鮮。

  一向對走入市場的旅人,充滿敬意。因為明白,對於我輩或下一代人而言,不會專程來這裡買菜,但我們和上一代人一樣,在意淳厚人情的滋味,老調的美好。

   走過「楊媽媽立食」,號稱甘心罰站也要吃的小舖,看那些站著吃生魚片的老饕。或是食客多到裝設燈號叫號的「嵐肉燥」,代代經營的「茂川肉 丸」、「顏記肉包」,這些美食,有他們的矜持與輪廓。在譁眾取寵,爭相一窩蜂、面目模糊的時代,他們打響了市場的名號,許多人慕名而來。鄉里小食的殊榮, 莫過於跨越時代與區域的鴻溝,用滋味延續記憶,分享感動。

  市場內有個小廟,武德宮。許多遊客不知道,廟旁的麵攤,賣一種幾乎早期中部人才吃過,現在也很少見的食物「麻芛」。芛,音如尾,是初生草木花的意思。食單招牌,不特別突出地寫「麻葉」,其實就是黃麻嫩葉煮成的菜湯。

  這大約是中部孩子才懂的古早味鄉愁。小時候,我們喚它「麻薏」,苦苦的,阿媽總喜歡煮這種菜湯,加甜甜的蕃薯一起煮,軟爛生芡,入喉的甜苦味,有種說不出的甘美。

古老事物底蘊

  黃麻順著葉柄一葉葉褪去葉脈,撕取葉片,蒐集足量後在水下沖洗搓揉。阿媽總說,要揉得工夫些,仔細揉出苦汁,揉掉粗糙感,黏稠的麻薏才會細滑順口。

  這時代,黃麻想必也種得少了。有些深植記憶裡的滋味,也不知怎麼緩緩漸漸,意識到的時候,突然就消失了。

  每到第二市場,總習慣繞到這麵攤,探問消息。黃麻葉的季節,入夏至秋,不是四季都有。能巧遇麻薏上市,熱熱喝一碗,大汗淋漓,也是好運。尤其,想起林林總總,關於這菜湯昔日的家常。

  或許樸素的古老事物已經不合時宜,有些包裹蛻變為懷舊復古的新潮,乍看欣喜吸睛,細看底蘊,張揚中卻見淺薄虛華,矯作空洞。

  看不慣裝模作樣,又明白所謂的老,終不免在朽壞的說帖下,廢棄淘汰或置換更新。好在這座市場的爐灶還熱著,動心起念時,到這兒尋一兩味代代相傳的故事。碗盤裡的食物,有生活的溫度作為襯底,老式繁華的自信,是在地親切的祝福,尋常過活的從容。

  像一則關於歲月的啟示。不喧嘩,不滄桑,坦坦然笑對光陰,樸實清潔,保有尊嚴格調。這大概是我頻頻遊蕩、駐足於這座市場的原因,也是我所嚮往的樣貌,老的圓滿。

 

 

 

 

支撐老台中的第五市場.........劉克襄

 

  台中舊市區,一般認定的範圍,大抵從火車站到中華路。短短不到二公里方圓,過去少說有七到八個菜市場座落,又各自呈現特色,無疑是全台菜市場最密集的城市。

  但綜觀近二十年,台中舊市區的傳統菜市場,因超商的密集出現,還有城市鬧區的移轉,不少傳統菜市場都式微了。甚而因功能不彰,斷然消失。

  比如第一市場,改建為雜貨廣場,昔時之市場喧鬧風光早就蕩然。還有三民市場,以前就不大,現在只剩二三小舖。又或者,復興 路上的民生市場,人潮熱絡如天天喜年華會般,儼然為南台中第一大市集,現今規模也大幅縮小,乏人聞問了。這些起落都過於快速、激烈,不易積累生活文化,便 難以展現此一舊市區的特質。

  倒是有那麼二三處,愈形穩定,終而形成現今有趣型式者。其意義乃更大,彷彿和現代之養生、樂活和有機等等現代生活之道,有了一個幽微而精彩地呼應。最近我在那兒晃蕩許久,便積累了一些心得。

  對台中熟稔者,或許會猜想,莫非我要講的是,現今台中最大的建國市場。不然,我總覺得,它過份膨風,批發性格重,並未呼應到舊市區的核心,反而突顯了台中新生一代的漠視老台中。

  我心目中的舊市區,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哪一座呢?忠孝國小後面的第五市場,精緻而踏實,便是這樣一個充滿生活美學的類型,值得記它幾筆。

  話說第五市場,很小也很大。

  很小,因為方圓不大,只侷限在樂群街和四維街的長方形街衢內。很大,因為小小的地方什麼都裡外俱全,不管就台中的小吃美食密集度,或者就一個市場的完整性。第五市場都有足夠的熱鬧和人潮支撐。

  我對它的敏感,更因為它位居整個台中舊市區的中心。旁邊不遠的第二市場也是。後者歷史長達八十多年,第五市場也有半世紀的歲月。

  這兩個傳統市場,在台中都會的發展過程中,跟現代化的城市生活,始終在激烈地互動中,精彩地活絡著。說它們是這舊城的心肺,一點也不為過。

但  兩者的存在形式卻大不相同。第二市場接近商家和辦公大樓,商業消費機能遠大於第五市場,物價似乎也貴了一點。當地人戲稱五星級市場,即可知其內涵。

  在以一小例對照,更可突顯。比如,有一家著名的顏家包子店,每顆包子的價錢,連台北明曜百貨216巷,著名的潮州包子,價格都瞠乎其後。

  再者,它的店家招牌已然統一管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生活機制,失去了市場原本該有的零亂、雜亂和紛亂之美學。

  基本上,它的傳統市場已然退化,轉型為小吃、雜貨和細軟的集聚地。只是,它顧盼自憐,還有一種身份,想要成為什麼。

  第五市場剛好相反,持續保持一種舊調子,自我滿足地活絡,絲毫不受外界影響。最核心的位置更是,低矮沒落之舊屋櫛比鱗次,起落不一地灰暗著。不想變革,彷彿也堅持這樣的調性。從戰後迄今,一個式兒不曾改變。

  再說第五市場周遭的人口,多半以文教圈為主。在法院、學校等單位服務者多。來此採買的人多半是家庭主婦和退休者為多。

  大家也習慣了,它的傳統內容和氣氛,沒人覺得那是不對的。沒人會在此貿然提出什麼社區營造,或者建構一個現代美學觀。那種髒亂和喧嘩的失序,一直和諧地流動著,堅實地存在於此。

  第二市場的矜持,就缺乏這種熱情的生活力量,難以和周遭的鄉野連結,農業社會的氣息也消磨了。

  你會在第五市場看到鄉下來的人,在此擺攤,一擺就是二三十年。你也會邂逅臨時的攤販,推著小車。或者開著小貨車,遠從中部山區下來,在此滯留一些時日,忽而又消失好一陣。

  第五市場周遭的空間,從容而悠閒,包容這些外地人毫無壓力地擺攤,或者取得一個合宜的臨時攤位。

  相對於此,第二市場緊鄰中正路和中山路,周遭交通流量大,當然不可能讓這些條件存在,也就缺少一種人情味了。它似乎愈來愈適合觀光客到此一遊,尋找網路上的美食。

  在第五市場裡面,因為生意熱絡,這兒會出現很小的攤位,比如一個一坪大的攤位,竟有三個人擠在裡面,忙著包水餃,一做生意竟是十來年。

  那樂群街的小吃,更是舊市區裡人人知曉。台灣各種經典的小吃,蚵仔粥、蚵仔麵線、飯團、肉圓、魷魚庚等等,沿街密集地排列。它們的美味和便宜,常讓旅人來此見識後,興起一股讚歏。

  還有食用後,靈魂的精神滿足。原來,一出市場,這個城市就靜寂了。如果往西南邊去,美術館荒疏的街道,隨便都能找到停車位。但你可能會選擇騎腳踏車和機車,似乎更為快活。縱使往熱鬧的中正路散步,好像也沒那麼有壓迫感。

  在台中定居,每天到第五市場買菜,少不了這種愜意。那是第七期重劃區的人難以想像的,也不可能享受到的老台中生活。

 

 http://www.nchu.edu.tw/~taiwan/reside_writer_liu_08-4-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