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 有意境的晝展 在遠方

放在心上 有了期待的心情

六月初 找個美麗的藉口 拜訪山城

陌生的水湳洞 從此熟悉~~





從格友瑞雨芳華的推薦, 得知美的訊息-----

柯應平<風‧光 個展>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2012‧5/09~6/10
山城美館 展演藝廊   2012‧5/19~6/17 - - -(作品較多)
    (兩處的畫作有不同)



那是我喜愛的畫作風格---

  雲淡風輕, 意境悠遠, 幽微輕柔
  光影...樹姿....葉形
  盡在不言中......
































【創作自述】
我近十餘年因為想更深入內在探索,回歸繪畫作為創作主要形態,
但歷年來的媒材並不自限於此。我的創作形式、內容目前可略分:
繪畫
(各類媒材)、攝影、環境裝置(室內裝置、戶外地景)
繪畫性裝置
(現場動態創作與呈現)四大類型。


多媒材繪畫:
繪畫雖看似傳統、普遍、已經無創新可能,
其實,我以多年實踐探討的體悟是----
它視覺感最豐富、親密、可淺/可深、孤高獨自/平易通俗;
「雙義並存」的手工表達;甚至可說:它是視覺藝術中,
比任何當代新媒體更具挑戰與深廣可能的「手工美學」之首。

我使用的繪畫材料,不限單一媒材,
會依不同生命階段/生活心情、環境、時節的調性選用,
舉凡:水彩、水墨、炭筆、素描、蠟筆、油彩或混合媒材……
都會 開放、多元應用。
而「抽象」與「風景」是我平常表現的主要繪畫語彙,
因為「生命內在性」是我藝術的主要探索領域,
抒情抽象與有機造型,即適於對生命內在陰柔性的表露。




除此,我對大自然的熱愛,也是我居住鄉野、接近自然、
在此創作的主因;


因此,風景題材、具有自然、有機造型的半抽象語彙,
是我常表現的繪畫風格;更是對自然的致意與深情。
抽象表內,風景表外,兩者看似相反、卻又相成、相融;
都直指生命內在深切情感的由生,與精神性的流露。


文字摘錄自----
山城美館

(那天詢問工作人員, 畫作可否照相, 說歡迎多多推廣)







山城美館, 是水湳洞在地藝術創作者的展覽所在

有陶藝, 版畫, 不一鼓和海洋之眼, 幸福木鈴等.......

除了展覽藝術作品, 進一步發展產業

有山城美館, 還
有山城食堂, 背包客棧.......

-----台灣類博物館發展協會











PS.
那天美館裡的櫃台小姐(協會理事)
我看她手上拿個手拿包, 問這是妳作的嗎
她說朋友送她的, 我問: 我都拿來作錢包, 那妳用來裝什麼
她說用來放數位相機, 我怎麼沒想到可以拿來放數位相機
因為要打開2次蓋子會很麻煩, 所以不用
後來想想, 前面的口袋可放電池, 後面大的口袋放相機也可-----









山城美館


(找時間逛了山城美館的格子, 發覺錯過了好多好美的畫作展覽
也有不少美術及手作課程, 有點相見恨晚啊.......美麗的水湳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y 的頭像
    Amy

    艾咪。愛山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