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抱樹是近年非常風行的療癒式旅行。(天下文化提供)

 

↑抱樹是近年非常風行的療癒式旅行。(天下文化提供)

 

引用: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7/20140524000616.html

 

旅行書房-台北同安街 戀戀老樹

  • 2014-05-24   中國時報    黃麗如/台北報導
↑同安街因為老樹多成了台北市氣氛優閒、空氣微涼的巷弄。(王錦河攝)

↑同安街因為老樹多成了台北市氣氛優閒、空氣微涼的巷弄。(王錦河攝)

↑紀州庵由老樹構成的綠地,是台北南區一方舒服悠閒的文學公園。(王錦河攝)

↑紀州庵由老樹構成的綠地,是台北南區一方舒服悠閒的文學公園。(王錦河攝)

↑大樹出版社總編輯張蕙芬著迷樹的旅行,許多景點都是以樹種當作座標定位。(王錦河攝)

↑大樹出版社總編輯張蕙芬著迷樹的旅行,許多景點都是以樹種當作座標定位。(王錦河攝)

↑同安街挨在土地廟旁的是教會,小小巷弄有多元的風景。(王錦河攝)

↑同安街挨在土地廟旁的是教會,小小巷弄有多元的風景。(王錦河攝)

↑同安街上民宅探出頭的茄苳讓巷弄有了生氣。(王錦河攝)

↑同安街上民宅探出頭的茄苳讓巷弄有了生氣。(王錦河攝)

↑廈門街的大葉雀榕樹形非常優雅。(王錦河攝)

↑廈門街的大葉雀榕樹形非常優雅。(王錦河攝)

↑臺北市政府將老樹列管,並一一編號。(王錦河攝)

↑臺北市政府將老樹列管,並一一編號。(王錦河攝)

↑晉江街的這棵榕樹有250年的歷史,是台北市區最有代表性的老樹之一。(王錦河攝)

↑晉江街的這棵榕樹有250年的歷史,是台北市區最有代表性的老樹之一。(王錦河攝)

↑有老樹的地方就有廟,老樹給廟舒服的遮蔽,此為藏身在同安街的長慶廟。(王錦河攝)

↑有老樹的地方就有廟,老樹給廟舒服的遮蔽,此為藏身在同安街的長慶廟。(王錦河攝)

 

 

 與大樹自然書系總編輯張蕙芬約訪,會覺得躍入哈利波特9又3/4的月台,在熙熙攘攘的都會叢林突然開了一條小徑,走進了城市的田園風景。

 小旅行的出發點是台北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主題是台北老樹,才轉進同安街,不同溫度、不同速度、不同氣味的台北面貌就出現在眼前。老樹彰顯了這個城市美麗的韻味。

 張蕙芬說:「在山林裡看到老樹並不困難,可是在城市裡能見到老樹就有點困難,都市的發展、土地的開發,都會先犧牲老樹,奈何樹不會說話也不會抗議,就默默地被人又砍又移。」

 當松山菸廠 的老樹問題鬧得沸沸揚揚,長期關心老樹、觀察老樹的張蕙芬甫推出的新作「台灣老樹旅行」告訴讀者樹的珍貴與重要。

 她表示,20年前推出「台灣賞樹情報」是以圖鑑的方式帶讀著認識樹種,這本台灣老樹旅行則是希望大家可以走進現場,好好的觀察老樹,她笑著說:「金城武的I see you都可以炒熱池上伯朗大道的樹,可見樹真的很有魅力,當你看見了,才會珍惜、才知道保護。」

 因為知道老樹不只是一棵樹,還是一座生態島嶼,許多物種都依賴老樹而生存,所以對於要把松菸的老樹鏟起來移植的做法,張蕙芬認為是對樹與生態的不尊重。

 她無奈的說:「老樹的根基盤根錯節,鏟起來移植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傷害,過去台北蓋捷運也揚言鏟起來再移植,但多數都失敗了。」

 跟著張蕙芬走一趟台北老樹之旅,發現的不只是老樹的生態,而是老樹對都會人的療癒能力。夾在水源快速道路和捷運古亭站間的同安街,以老樹多樣的姿態傳遞了城市裡的田園風光,短短一條街,卻能玩味一下午。

 

 焦點1 晉江街長慶廟旁的榕樹

 從同安街步行不到3分鐘,右轉只有消防道大小的晉江街,一走進去好像時空移轉去了郊區,大大老榕樹以枝葉幫巷弄遮陽,旁邊是兩間傳統的雜貨店,樹的後方則是土地公廟長慶廟。

 張蕙芬表示,過去古亭是王留公圳的範圍,算是台北的鄉下,這種鄉下的氣氛在老樹周邊還保留著,這棵老榕樹根據計算已經250年,算是台北市年紀最大的一棵老樹。

 老樹挨著土地公廟,這也點明了台灣大部分老樹的生長環境,老樹常因為有廟宇的庇蔭才得以一直保存,而廟宇也因為有了老樹更顯寧靜,兩者互為依賴就有讓人安心的靈性。坐在這棵老樹下,可以看到榕樹的葉子在風襲來時一直飄落,可以聽到白頭翁的叫聲。

 張蕙芬說:「欣賞老樹速度要放慢,先看樹的樹型、葉片的層次、有沒有果實,再細細聽樹的聲音,不管是樹葉枝幹摩擦,還是上面小動物的聲音,都可以讓人聽見大自然的信息。當然也能聞老樹的味道,城市裡能細聞老樹味道也有舒緩身心之效。」

 

 焦點2 廈門街的大葉雀榕

 續行同安街約3分鐘,在與廈門街113巷口交口處也有一株被命名為「雙吉榕」的大葉雀榕。這棵樹型優雅的老樹其實是兩棵樹交纏在一起而成了一棵樹,因此被稱雙吉榕。

 張蕙芬指出,大葉雀榕就比榕樹的葉子大很多,而且他是許多鳥類、昆蟲、小型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所以樹下也是很好的賞鳥點。

 此外,大葉雀榕的種子因為隨著鳥類的排泄物而散播到各處,因此在城市和鄉鎮蠻常可看到雀榕的蹤跡。榕樹、大葉雀榕都是常見的台灣老樹樹種。

 

 焦點3 同安街上的茄苳

 沿著同安街往水源快速道路方向走,會發現兩棵穿過圍牆的茄冬樹,青翠的綠意把暑氣驅趕得遠遠的。細看茄苳的樹幹會看到瘤狀突起,這是辨識茄苳最好的方法,而他優美的樹型更是台灣常見的綠化與誘鳥樹種。

 根據張蕙芬觀察,台灣老樹數量僅次於榕樹的第二名老樹就是茄苳,她特別提醒大家在秋冬時注意茄苳的葉子會變紅或黃,所以還被稱為「秋風樹」。

 

 焦點4 紀州庵的榕樹群

 同安街走到底就是紀州庵,大片的綠地讓這個日風洋溢的文學森林更顯優閒,儘管跨過樹群就是水源快速道路,但是老樹隔絕了車流的廢氣、噪音與緊張。

 張蕙芬表示,紀州庵在日據時代是餐廳,因為鄰近港口,附近也不少酒家,這些過往 的風雲一一消逝,但是樹留下來了,樹記下一個地方曾有的歷史,用他 的姿態讓後人感受此地曾有的風光。張蕙芬建議旅人,可以在這片榕樹林下找塊石頭坐下來休息,觀察樹、聽樹的聲音,感受榕樹強韌的生命力。

 走出同安街,回到羅斯福路上的都會叢林,電視新聞快報氣溫飆破35度、城市吹起 怪風。但幾分鐘前與同安街老樹的相遇只讓人覺得一路清涼、完全沒有 暑意,老樹的降溫效果很不可思議。站在和平東路與羅斯福路的大馬路口,城市的熱氣從腳底竄出,剛剛在老樹下面聊天的時光,竟如此魔幻。

張蕙芬《台灣老樹旅行》

水瓶子 【同安街歷史散步】 


 

 

  上週六看到中時副刊
  台北同安街, 戀戀老樹
  這條我常會騎經的同安街
  突然變得既熟悉又陌生
  它有這麼多老樹我竟沒發覺
  該找個時間來聽聽老樹的聲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