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天祥,沒計劃走白楊步道
遊客中心工作人員的一句話
不必走全程,走多少算多少
往前走700M才發現隧道口
喔~白楊比綠水的遊客還要多好多啊
塔次基里溪谷一路相伴,步道寬敞好走
可能只走了2/1左右(第三隧道)就回程
下著細雨的崇山峻嶺,煙雨飄嵐,好迷人
白楊, 我來了~~
搭客運小巴到天祥己是下午2:15, 用餐後先找遊客中心, 好大的遊客中心竟然沒人參觀
因沒看到白楊步道的指標, 也不知走進來回是否能趕上最後一班5:00的天祥候車的小巴
小駒又想在日落前再去七星潭一次, 猶豫是否要走白楊步道
2樓工作人員跟我說, 都來天祥了就去走走, 走多少看時間折返搭車
好吧, 出發往公路走, 說約700公尺處就會看到, 可是好像走好久吔....(約20分)
還好沿途的溪流蜿蜒, 氣勢非凡, 看地圖是大沙溪~~
一直走都沒看到指標, 還好看到有人走出來, 說隧道口在前面, 此時開始飄著細雨~~
飄著細雨的大山大水就在眼前, 此情此景好震撼, 不想走入隧道裡, 只想站在這裡~~
好長的隧道, 走得驚心膽跳, 還好人很多聲音吵嘈, 慢慢一步步走出~~
白楊步道原本是民國73年(1984)台電為了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所闢建的一條引水道路,
當時台電計劃將立霧溪中游的溪水透過引水道運往下游的「立霧發電廠」進行水力發電。
當時台電的環評報告出爐, 認為這項計劃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輕微。
消息傳出後,引起學者及環保人士的批評,認為此舉將嚴重衝擊立霧溪的生態,中游的溪水被攔截,
也將深深影響立霧溪下游太魯閣峽谷的生成,長期將破壞這數百萬年才形成的壯麗峽谷。
政府順應民意,於是擱置了這項水力發電計劃。兩年後,「太魯閣國家公園」正式成立。
「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終於停擺,後來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將這條廢棄的引水道路整修為步道,
以供遊客健行踏青之用。白楊步道原是一條運水的道路,因此路面寬闊,
步道坡度平緩舒適,沿途擁有隧道、溪流、峽谷、崖壁、瀑布等景觀,深受遊客的歡迎。
資料來源: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693/tony0693.html
因想返回天祥搭4:00的小巴, 還想趕在日落前去七星潭看海
決定走到第三隧道就折返~~
小駒的腳程好快, 我和安安追著跑, 好累啊
終於花了半小時光景走回天祥車站, 沒想到港澳二人組也在車上
問他們在天祥那裡蹓躂, 說天祥下著雨那裡都沒去
那裡都沒去靜靜地欣賞山水也很讚啊
一路趕路走白楊步道, 力氣都用盡了, 車上有座位
可以一路睡到花蓮, 回程也無心看窗外峽谷, 只想睡覺休息.....
以後要搭花蓮客運太魯閣任我行, 一定要提早出門
最好搭6:30或7:50這兩班, 才能多些時間走步道~~
(以下四張是兒子拍的)
地圖來源: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693/tony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