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21114圓環走了04.jpg 
102年11月14日(四)      日本人1980年的圓環極樂地圖



從fb知道劉老師11/14在新光三越南西店有場演講
關於圓環的故事, 自己的生命成長裡與圓環是沒有交集

但常聽媽媽說起圓環的繁華, 玩手作以後常往這區跑
看它變流水席餐廳, 又餐廳裝璜不見了, 後來蛙咖啡出現了.....


 

1021114圓環走了01.jpg 
來聽演講的人並不多, 有點冷清......(上次土城阿默的演講廳擠滿了人)
劉老師還是一貫認真的講著圓環的起起落落

 

1021114圓環走了02.jpg
舊圓環有三圈, 大中小, 一圈圈的可以逛很久

1021114圓環走了05.jpg
1983年, 長環或重慶露店

 

1021114圓環走了03.jpg

 

1021114圓環走了06.jpg
圓環歷環2次大火, 1972年那場大火越燒越旺
1999年的大火疑似人為政治因素??

1021114圓環走了07.jpg


1021114圓環走了08.jpg
聽完老師的演講也順道參觀攝影展, 台北的天光雲影, 大圖作品色彩瀲豔飽和
(不知為何, 看完內心沒有太多的悸動.......)     




■台北圓環的下一步..........劉克襄


台北圓環重新改建後,一直想恢復昔時小吃的繁榮。許多文創商機不斷引進,從恢復原來店面到流水席餐飲,或者引進人妖秀,乃至成立有機農產市集,所有奇招都出盡了,人潮還是無法回籠。

一個年代過去了,回顧其更迭,猶如病況危急的患者,數度進入加護病房。只是每回醫治出來,似乎更加奄奄一息。

假如最近的保庇館繼續低迷,難保不會有第四次第五次的搶救,但有效嗎?恐怕不甚樂觀。這一馬路中心,不管哪種人才進來,都會在裡面無力的打轉,最後陷進一個爬不出來的漩窩裡。

到底這個圓環何去何從呢?可能得先追溯其最初的樣子。最初它是一座公園,早在20年代時,跟西門圓環類似,都是台北城市發展裡最重要的交通節點。圓環的興建,不僅是城市交通動線的軸心,周遭也是商業或政治中心。

到了日治時代末期,攤販集聚進來,此地逐漸形成小吃市集。儘管太平洋戰爭時挖了防空壕和消防池,迫使商家無法立足消。但戰後,多半又回籠,愈發熱鬧,附近更形成繁華的商圈。早在台北各地美食林立前,圓環早已躍升為台灣小吃的指標。

上個世紀末大火後,圓環拆除重建,一座密閉的現代帷幕出現原地。因為動線和空間不符昔時大家對圓環的認知,又或者重要小吃遷出後都未遷回,導致圓環並未邁向一個新里程。反倒像是活生生的特有甲蟲,釘在木板上,僵死到只剩下空殼。

台北圓環成了都市更新失敗的代名詞,馬總統那時擔任市長,日後恐得背負這個責任。但太多市民緬懷小吃的美好,日後才有不斷回去搶救的意識。只是進駐經營者往往懷抱商業取向的思維,試圖以更新穎的文創,搏取成功的機會。

仔細觀看周遭城區的發展,當寧夏夜市在旁邊成為著名的小吃街坊,中山捷運站和大稻埕各自形成重要的生活商圈時,圓環所具有的功能早已被稀釋。

有此現實情勢,恕我當烏鴉,日後最好的策略或許是停止招標,不要再懷抱打造新商圈的思維。最好讓它成為最初應該具有的功能,意即圓環公園化。或許你會擔憂,黃金地段如此浪費是荒謬的想法。一座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卻該勇於割捨,打造更多適合民眾休閒的綠地。新加坡前陣子慶祝五十周年時,一直在行銷一個廣告,「我們的城市在一座花園」便是最好的借鏡。

台北圓環要像仁愛路圓環一樣嗎?且容我在此提出一個更大膽的建議。我傾向依現有的建築結構,去水泥化,建立生命樹、樹木塔之類的生態樹林區,讓其恣意草木蔓發,吸引鳥獸昆蟲的進來。平時,只要適量的修整和照顧。

老城區過去的發展,幾無公園的空間,如今在都更的規劃裡,恐怕也不易覓得適合的綠地。圓環若能成為一個微型森林公園,將來勢必會為老城區帶來無可比擬的增值。

想要保庇圓環,此一綠色願景,或許是較可行的出路。

(原刊於「蘋中信」2013.11.21)

相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y 的頭像
    Amy

    艾咪。愛山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