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談到
貓空砂岩古道的破壞........
引用 :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2031800066,00.html
貓空古道的悲哀
- 2012-03-18.中國時報.劉克襄/文
冬末時,走訪指南國小旁邊的茶葉古道,一路蹭蹬,都是水泥石階。約莫走了三百公尺,方見過去砂岩鋪陳的山路。
我指著這個變化,難過地告訴一群關心阿朗壹古道的朋友,眼前這一段可能是貓空地區茶園旁碩果僅存的砂岩舊路。這兒遇到的古道危機,更甚於台東海岸。
我建議大家蹲下來撫觸砂岩,觀看砂岩隙縫間長出的野草種類。最後建議大家脫下鞋子,赤足在砂岩來去,體驗當年茶農走在古道上的情境。
二十多年前走訪貓空,那時只有一條泥土產業道路,環繞而上。以砂岩鋪陳的古道,枝椏般地深入各地茶園、竹林,或是一片梯田,形成秀麗的木 柵農家風貌。砂岩乃木柵山區常見的地質內容,因而被廣泛的就地取材。不但用於鋪路,還可做為農家院埕和房宅,乃至橋墩的建材。晚近石材取得不易,道路的修 築遂以水泥取代,造成景觀的嚴重扭曲和變遷。
貓空山區砂岩古道的消失,並非一朝一夕。但貓纜的出現,確實加快了毀滅的速度,經常是大段吞沒。何以如此,因為遊客大量增加,好些通往茶 園的砂岩山路,都被嫌過度窄小,或者老舊鬆壞。市府為了搭配纜車的到來,乾脆全部拆除,重新以外地運來的花岡岩,鋪得寬敞開闊,提供遊客散步的空間。除了 山路大興土木,還在路旁和公共空間豎立粗俗的水牛、牛車石雕,象徵昔時農村的景像。
遊客真的喜歡這樣嶄新平坦的石階,還有樣板化的農村元素嗎?眾人皆知,若要喝到好茶,不一定非得上山。透過好的產銷管道和熟識的業者,照 樣買得到品質安全的好茶。大家會上山喝茶用餐,要的是山上空氣清新、視野良好。圖的是親臨現場,體驗茶園情境。如果保存砂岩步道,遊客踩踏其間,更能感受 在地茶農和山林間的關係。
相關單位顯然高估了茶葉觀光的條件,以為只要交通方便,商家推出美好質地的茶藝,再透過行銷就能展開地方產業的推廣。他們疏忽了,一個茶區賣的不只是茶葉,還有茶園的自然環境,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
茶葉、苦茶和綠竹林,還有過去的梯田產業,都是透過砂岩古道的蜿蜒,延伸出台北南邊山區的地景,此乃貓空昔時的生活況味。砂岩古道變成水泥石階,那是對過去採茶生活的不尊重,赤足踩徑的生活意義也難以被延伸、活化。
它也不只是早年茶農辛苦修築,方便運輸物產的山徑,同時是艋舺、大稻埕茶商派人前來搜購茶葉的路線。早年木柵山區的茶葉,經由此一產銷買 賣,被包裝、運送。Formosa Tea的美好就是這樣行銷到世界各地。這一昔時偏遠地方性茶園,其實也遙映著世界彼端的飲茶時尚。
砂岩古道絕對是木柵茶園獨一無二的文化元素,只可惜,在交通快捷或便利的思考下,這一美好的茶藝內涵,卻因相關單位缺乏茶葉歷史的涵養,讓它悄然犧牲了。惜乎,慟哉!
我們捨棄了砂岩古道,其實也突顯,貓空的茶藝水平和視野,還不夠到位。
留言列表